|
居民眾籌18萬元維修費,停擺4年“高齡”電梯重新啟用漢口裕華公寓是一個有20多年的老舊小區,樓高20層。投入使用之初,就安裝了2部電梯。4年前,由于電梯老化失修,電梯故障頻發,其中一部“高齡”電梯不得不停止運行。215戶居民,全靠另一部老電梯上上下下,出行十分不便。 因申請不到房屋維修資金,電梯無法維修,以致獨梯運行4年之久,趕時間的住戶不得不爬梯出行,居民叫苦不迭。 在江岸區車站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工作人員和下沉黨員奔走之下,一家一戶上門眾籌,終于湊足了18萬多元的電梯維修費。4月5日,裕華公寓2號電梯重新投入使用,居民出行變得輕輕松松。 電梯停了居民倍受爬樓之苦 裕華公寓是一個有20多年樓齡的老樓盤,樓高20層,其中1-9樓為還建安置房,10-20樓為商品房,全樓共有215戶,上下樓全靠2部電梯。 2017年4月,由于運行時間過長,加上年久失修,其中一部電梯故障頻發,不得不停止運行。 停擺后,兩百多戶業主僅靠一部電梯出行,這給他們的出行與生活帶來了極大不便。尤其是早上上班上學時,僅能容納十人的電梯常常等一趟得花費上十分鐘。不少住在中高層的業主只能選擇步行下樓。 “要么等半天不來,好容易等來了又擠滿了人上不去。爬樓梯耽誤時間,夏天還會弄得一身都是汗!奔易16樓的李先生說出了不少業主的煩惱。 由于裕華公寓產權關系復雜,物業公司無法申請到維修基金修理電梯。矛盾越發激化,近一半業主拒絕交納物業管理費,難以為繼的物業公司于2018年8月退出小區。 垃圾堆積成山、出入口崗亭空空如也,唯一的舊電梯帶病運行,偶爾還會鬧點“小情緒”,該小區日常管理陷入“癱瘓”。 2018年底,江岸區車站街道辦事處與輔仁社區介入后,聯合業主一起組建應急志愿服務小組,維護小區日常管理工作,隨后組建業委會,聘請物業公司進駐。 眾籌一年湊齊18萬元維修費 業委會成立后,電梯維修工作再次提上日程。車站街道與社區和業委會三方多方商議,決定自籌維修資金。經過測算,3-9樓業主每戶出資620元,10-20樓每戶出資1250元,共計眾籌18萬多元進行電梯維修。 沒想到,一說要自己掏錢,業主們不干了。有業主說:“我家辦了房產證,交了維修基金,又讓我交錢修電梯,我肯定不舒服啊”。也有的住戶表示,剛買的二手房,籌錢應該找前房東。更多的業主,則在觀望。 找到原因,對癥“施治”。在裕華公寓居住的黨員、志愿者帶頭交款,帶動觀望的業主主動繳款。其中一戶原業主,雖然已經賣房搬離了小區,但聽說維修電梯后,主動回來繳納了分攤費用。 從2019年底起,15名黨員放棄休息,逐一入戶上門,對猶豫不決的住戶反復勸說、解釋,男主人說不通,找女主人說、老人說不通,找其子女們進行溝通。 經過一年的努力,215戶住戶中,有192戶交了款,眾籌到18萬元多元電梯維修經費。 2021年1月初,經過招標公示,停擺近4年的電梯正式開工維修。 停擺4年的電梯恢復運行 4月6日下午5時許,極目新聞記者來到裕華公寓,只見停擺4年之久的電梯正在下行,顯示屏上跳動著“5、4、3、2、1”,當電梯門緩慢開啟,上十位居民魚貫而出,“蠻方便了,今天只等了3分鐘! 居民們乘坐修好的電梯 家住8樓的謝正華爹爹,今年72歲,他剛從電梯里走出來,又回頭仔細地打量了一番!芭瘟4年,終于盼到了今天,不容易啊!彼嬖V記者,以前他最怕出門,“等十幾分鐘都是滿員,等不及了去爬樓梯吧,又累得半天緩不過勁來!”正因如此,當眾籌電梯維修費時,他第一個繳納了費用。 更讓謝正華欣喜的是,與以前的電梯不同,以后每戶居民須持卡坐電梯,且只能到達自己的樓層,在安全上更加有了保障。 不僅如此,居民們之前繳納的維修費用也被存進了電梯卡,每次乘坐電梯刷卡,會扣除一定費用,作為運行電費以及后期保養費用,解決了電梯維保的后顧之憂。在運行、觀察一段時間后,電梯的維護權將移交給業委會。 |